饲料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价值和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
2013-12-23 09:13| 发布者: 007畜牧| 查看: 324| 评论: 0
(一)粉碎对动物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
1.可以提高混合的均匀度;
2.粒度均匀,可以减少饲料的分离;
3.消化面积最大;
4.提高饲料采食量;
猪:需要从营养学和加工工艺学两个角度来确定饲料适宜的粉碎粒度;从营养学的角度看,较细的粉碎有利于饲料表面积增加和养分消化率的提高,但过细的粉碎使动物胃溃疡的发生率增加,且使粉碎成本大幅度提高;挤压粉碎玉米改善了肥育猪的生产性能和胃内膜形态;粉碎粒度均匀对肥育猪生产性能无改善作用
禽类:①饲料粉碎对家禽影响较小,一般以中等饲料粒度的效果较好
②蛋鸡的料型主要是粉状料,粒度影响蛋鸡采食量、生产性能和舍内环境,改变玉米粒度对蛋鸡生产性能影响不大,反而增加能耗,而减小高梁粒度时可适当提高产蛋率。
③对玉米和高梁而言,减少粒度增加能耗,但未能改善肉鸡生产性能,配置复杂日粮相对简单日粮肉鸡增重和采食量增加
(二)混合对动物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
猪:①混合时间由0到0.5分钟时,显着地提高了断奶仔猪的增重速度和饲料转化效率,继续延长混合时间,对仔猪的生产性能的改善作用较小;
②肥育猪对日粮混合均匀度的变化反应不敏感,CV为10-20%不会影响到生长猪的生产性能。
③混合均匀度对动物生长前期影响较大,能提高仔猪增重速度和饲料转化效率。
家禽:①混合不均匀的饲料影响肉鸡的生产性能和肉鸡肌肉的化学成分
②营养全面的充足日粮混合质量对肉鸡生长速度影响不大,但饲料转化率随混合均匀度提高呈线性提高趋势
③当满足NRC标准80%的低质量饲料喂鸡时,混合均匀度对肉鸡生产性能有较大影
响
④饲料混合均匀度对肉鸡生长后期影响相对较小
(三)制粒对动物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率影响
猪:①与粉状饲料相比,颗粒饲料可以提高断奶仔猪和生长肥育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;
②与粉料相比,颗粒饲料提高肥育猪日增重8%和饲料转化效率7%;随着颗粒饲料中含粉量的增加,增重效率呈线性降低。
③影响颗粒饲料的质量的因素很多,在配方一定的情况下 ,加工工艺的好坏对颗粒饲料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
家禽:肉鸡一般采用颗粒饲料,可提高增重和饲料转化率4~8%和3~4%。
①淀粉的变化:制粒后糊化度约为20%~50%。
②蛋白质变性:热处理使蛋白质失活。
③对脂肪的影响:适度热处理可使饲料存在的接脂酶和促氧化酶失活,从而提高脂肪的稳定性。但过度热处理会造成脂肪酸败。
④对纤维素的影响:甚微,加热和摩擦作用可使饲料中纤维素结构破坏而提高其利用率。
⑤对维生素的影响:部分维生素热稳定性差,制粒过程中极易损失。
⑥对饲料添加剂的影响:多数酶加热会有不同的活力,高温对酶制剂影响极大,使微生物活性丧失,限制了作用减弱抗生素的效力。
(四)挤压(膨化)对饲料成分和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
挤压熟化(或膨化)加工可以改善饲料的能值和蛋白质的利用率
①淀粉的变化:有利于糊化,糊化度可达60%~80%,糊化后增加与消化酶接触机会,增加消化率。
②蛋白质变性:加热变性,提高消化率。
③对纤维素的影响:破坏纤维素的大颗粒结构,使水溶性纤维素含量提高,提高纤维素消化率。
④对脂肪的影响:挤压温度升高类脂稳定性下降,随挤压时间的延长及水分增加,脂肪氧化程度提高。但挤压过程中,脂肪能与淀粉和蛋白质形成复合物,使其氧化的敏感性下降。
⑤维生素的损失:维生素在挤压过程中所受的温度、压力、水分和摩擦作用比制粒过程更高更强,随上述因素的加强维生素损失增加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xumuren.com/article-125397-1.html
内容来源:畜牧人网站(http://www.xumuren.com)